近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就全球气候治理提出重要主张,郑重宣布中国决定作出新的贡献。今年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这个历史关头,中国展现了行动者和实施者的责任,增进了信任,为全球气候治理指明了方向。坚定的决心要按照模型进行到底。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就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性政策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第一个国家规划。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治理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4年,国家中国尝试制定首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2021年公布《2030年碳达峰行动计划》,2022年公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一系列重要举措将为建设人与自然共存的现代世界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努力实现和谐,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中国坚持目标永不退缩、发展永不放缓、成就永不稀释,成就了令世界惊叹的绿色传奇。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发表文章表示,与一些国家夸大、飘忽不定的承诺相比,中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强有力的政治地位所采取的持续行动,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贡献最大。绿色能源助力高质量发展。十年来,中国高质量发展更加绿色、更有活力。从产业绿色转型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最绿色的国家。该国是世界上能源强度下降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并且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戈壁滩全球最大“太阳能海洋”将向东方“展示”绿色能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保证平均每五辆汽车拥有两个充电点。中国的绿色努力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和国际认同。墨西哥库伊拉巴·阿尔坎塔拉学者表示,中国正在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大力推进绿色转型,为中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其他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辉表示,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将为构建更加可持续、安全、包容的全球能源格局发挥更大作用。对你的言语和行为负责。从最早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第一个签署和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中国始终率先承担符合自身国情的国际责任。透过治理气候变化的窗口,世界看到了中国信守承诺、努力奋斗。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宣布了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世界最高水平的碳排放离子强度降低。中国坚决推动“双碳”目标实施,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稳定运行。针对中方提出的到2035年做出国家自主贡献的建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中方立场,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具有“极其战略意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评论称,新的目标将使中国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绝对全球领导者”。胸怀宽广,胸怀天下。气候和生态没有国界。我们的家园星球必须共同保护。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持续为世界特别是南方国家提供绿色动力。从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设立到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成立中方签署多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从推动共建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到共享绿色发展技术,中国以务实举措支持全球低碳转型。 “十四五”期间,农产品出口中国太阳能和风能贡献减少其他国家碳排放约41亿吨,全球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贡献光伏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降低60%和80%。在非洲,非洲光带项目利用太阳能等绿色技术帮助当地5万多户家庭解决了照明问题。在中东,阿联酋迪拜市已将一家中国公司建造的零能耗冷却系统纳入其2050年净零城市战略。在拉锡美国,中国新能源公交车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当地人提供了便捷、低碳的出行解决方案。国际能源署总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援助,显着提高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佩里莫尼认为,中国积极开展广泛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正能量。从“十一五”规划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到“十五五”规划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建议,中国正在为自身和世界的利益走出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深远之路。联合国气候大会mate Change 即将在贝伦举行。我们相信,中国将走绿色发展道路,与各国一道,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保护地球环境,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作者系国际问题观察家)